昨日,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15年北京市高考照顾对象、特殊招生类型名单》。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后发现,今年享受本市高考加分照顾的总人数达8330人,相比去年11282人减少了2952人,降幅近三成。今年的照顾加分最多的类别仍然为少数民族考生,达到了6929人,占到全部加分照顾考生总数的83%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3位考生因“见义勇为”获得加分。
今年加分总人数相比去年减少2952人
北青报记者对公示名单14个加分项目的总人数进行累加,得出今年的总人数为8330人。而去年本市高考加分总人数为11282人,这也意味着今年享受加分的人数比去年减少了2952人,降幅达到26%。这主要缘于今年本市高招政策的一项变化,就是本市取消了市级三好生、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等两类市级加分。资料显示,去年市三好学生加分人数为2065人,市优秀学生干部加分人数为763人,仅这两项合计占全部加分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此外,今年考生人数比去年减少了2500余人,去年公布的19项加分政策减少为14项,也成为加分人数减少的一个原因。
北青报记者还发现,今年的保送生名单没有随高考照顾加分名单一道公布。市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目前保送生的手续还在办理当中,随后会及时公布出来。
教育部规定,今年取消全国性的5项加分项目,即体育特长生加分、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科技类竞赛加分、省级优秀学生加分、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根据政策,在2015年1月1日之前获得此5项成绩或证书的北京考生,今年高考仍可获得有限的加分。根据名单统计,今年体育特长、全国竞赛等5项目的加分人数为526人,但分值相比去年却大幅缩减,均为5分的分值,这5项此前均为10-20分的“豪华”加分项。
少数民族占总数的八成仍属“加分大户”
北青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享受本市高考加分照顾最多的为少数民族考生,人数达到了6929人,相比去年略有增长,占到了全部加分人数的83%。同时,根据本市今年共有6.8万名考生进行计算,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中,十人中就有一名为少数民族考生。
作为历来“加分大户”的少数民族加分, 按照今年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高三考生只要具备少数民族的身份,就可以获得5分的加分“优惠”,但是这个加分只有在报考市属高校时才“管用”。考试院负责人此前还表示,从2017年起,北京少数民族的加分考生范围会进一步缩小,政策将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分值保持为5分,且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招生录取。
3名考生因“见义勇为”奖获得加分
在今年的高考照顾对象中,以下两项加分项目人数为零:一是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二是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但此次公示名单单列了一项“获得以北京市政府名义制发的见义勇为行为确认证书的考生”,今年共3人获奖,分别是董和嘉、秦岭、郑栩,他们都是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高三学生。根据规定,获得以北京市政府名义制发的见义勇为行为确认证书的考生,是由区县民政局及市民政局见义勇为处审核。
三个大男孩因高二寒假在三亚旅游时救起一名溺水女童的事迹,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了“见义勇为”称号。媒体曾报道,当时,郑栩、董和嘉、秦岭三人回到学校后,谁也没提这档子事,直到被救女孩的父母最近专程赶到北京表示感谢,少年的英勇事迹才被广泛知晓。根据加分政策,今年他们将获5分的加分。
链接
照顾加分名单公示至少到8月底
北青报记者还从市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各区、县要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信息公示的内容、办法、程序、时间安排等相关要求。公示的信息须包括考生姓名、性别、所在中学、照顾项目等。各中学应将照顾对象名单于5月上旬开始在校园显要位置进行公示。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开始公示全市照顾对象名单后,各区(县)高招办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公示的考生有关信息至少保留至当年8月底。要在公示有关信息的同时,提供举报电子信箱、电话号码、受理举报的单位和通讯地址。本组文/本报记者 刘旭